这也是必然的,在商业界,现在还有谁不认同冯一平的眼光,认同他的能力?

    签于这次有意收购skype的,大多是美国的高科技公司,skype的董事会里,有谁比冯一平更了解这些公司?

    “但是尼克,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希望从你这里披露出去的消息,是我反对出售skype,”冯一平接着说。

    曾斯特罗姆想了一下,“这没问题,我懂,”他点了点头,“这样自然会让那些有意收购我们的公司,考虑提高出价,”

    这同样是好事,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冯,这么说来,你不但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具体的策略,呵呵,”他忍不住笑起来。

    这简直太好了!

    “收购我们的意愿最强烈,所以也最有可能出高价的公司,相信你心里也明白,是吧,”冯一平说。

    “因此,所以我想,董事会不会因此担心因为我是谷歌的大股东,而有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

    冯一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谷歌也表现出了对skype的兴趣。

    “是的,我想董事会能明白,对我们感兴趣的有些公司,他们主要的动机,并不是真的对我们有多感兴趣,而是出于遏制竞争对手的需要,”曾斯特罗姆说。

    冯一平看着曾斯特罗姆,赞赏的点点头,这是一个明白人。

    类似的情况,不说在欧美,后来在国内也很常见,bat经常会相继投资一个行业,有时候,真不是他们多看好那个行业,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想对手在那个行业混得太轻松惬意,总想给他们添点赌。

    谷歌这次的出发点,也是如此。

    谷歌现在其实也有在开发类似的产品就是后来的googletalk。

    他们并不是真的对skype志在必得,只是因为微软和雅虎,尤其是雅虎,表现出了对skype的兴趣,他们就马上出来插一脚。

    有些类似于在拍卖时,故意真真假假的参与,从而让对手提高出价。

    “冯,我觉得,现在就开始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让他们来协助你的工作,好吗?”曾斯特罗姆问。

    不管对冯一平有多信任,不管对冯一平有多认可,这样事关大家利益的大事,自然不可能全部经由冯一平个人处理,组建一个对冯一平负责的团队,固然是协助和分担他的工作,从一个角度来说,当然也是一种权衡和监督。

    “当然,在董事会确定对我授权后,这个团队越早组建越好,”冯一平对此心知肚明,也毫无疑义。

    抛开商业原则不说,这可是肯定会以10亿美元为单位的收购,在这样巨额的利益面前,谁会毫无保留的信任一个人,把这事交到一个人手上?

    “不过尼克,很可能,你接下来可能就要投入到相关的工作里,你,做好准备了吗?”

    “冯,你是说,会有其它人知道我已经到了硅谷,并且希望和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