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也本蒙方所期待的,与克尔纳青年‘换家’的局面。

    在克尔纳青年将中部,北部几个地区的守军抽调出来过后,有了形成的基础。

    可以说是克尔纳青年给了也本蒙方机会,

    从东部,北部,一直到克尔纳的腹地,完全没有了克尔纳青年的守备力量,大可以长驱直入。

    但,这时候,也本蒙方却没了趁机压进,与克尔纳青年换家的想法,

    反而从阿菲卡洲其他地方,持续抽调兵力,空中与地面火力,以应对克尔纳青年对也本蒙内部这处决战地的增兵。

    因为,此刻克尔纳青年表现出来的,想要换家的对象,明显不是也本蒙。

    于是,看似克尔纳与先前也本蒙类似的中部空虚,

    但之前克尔纳青年对也本蒙用得战术,克尔纳青年的敌人们在克尔纳却用不出来。

    ……

    抽调出的,克尔纳中部,和北部几个地区,增兵向也本蒙内部那片战场的守军,

    兵力同样在两万左右。

    在这部分克尔纳青年的军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过后,

    加上最开始东部几个地区压上去的守军两万人,克尔纳青年直属师,

    以及最开始突入到也本蒙内的克尔纳青年第一军的主力。

    在也本蒙内,克尔纳青年自己选定的这处决战的战场上,属于克尔纳青年这边的兵力超过了六万人。

    这场战争的规模膨胀到了一个超出许多人预期的程度。

    从也本蒙这个名字确地下来以来,都从未有过这种规模的战争爆发。

    整场战争终于再呈现出强烈的莫道的作战风格,

    以极强的压迫性,霸道的姿态把控着整个战争的节奏和走向。

    莫道从来不搞剑走偏锋,以少胜多。

    如果在整体上获得不了优势,就在局部占据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