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你们可以往克尔纳的战场上,投入更多的火力和武器。”

    卡尔逊再望向这个欧罗巴洲中年,出声说道。

    这个欧罗巴洲中年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地摇头,然后对卡尔逊再说道,

    “卡尔逊将军,克尔纳政府军掌握着克尔纳最多的土地,最多的人口。”

    “在空中力量已经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克尔纳政府军理所应当的,应该对克尔纳青年保持压制,而不是这样。”

    “我们不可能用空中轰炸的方式,将分散在,南部,东部,北部战线,共四五个地区内的克尔纳青年全给炸死。”

    “把克尔纳政府军卖了,也换不来那么多的弹药。”

    这个欧罗巴洲中年拒绝了卡尔逊的提议。

    就轰炸烈度这个层面,能够按现在的程度再持续一段时间,就已经是极限了。

    虽然拔高克尔纳战争的烈度,

    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不管是克尔纳政府军,或者说克尔纳承担这份代价,

    亦或者说,让米国以及白旗国以支持克尔纳政府军的名义承担这份代价。

    都可以为他所代表的军工方面的力量,攫取丰厚的利益。

    但这些都是有极限的。

    不管是欧罗巴洲还是阿美利加洲某国,能够用到克尔纳的力量都是有极限的。

    而当这份力量倾泻到克尔纳,又没有作用的时候,许多阻碍就会出现了。

    说白了,这看似一个整体的利益集合体,实际上也是一大堆利益者集合在一起的,

    而这些利益者,也是有敌人的。

    而从欧罗巴洲某国和阿美利加洲某国的官方层面来说,他们实际上比克尔纳青年都更输不起。

    一旦他们更进一步的下场,

    赢了还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