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此刻另外两方外部力量。

    其一就是华国。

    在克尔纳青年崛起之前,华国在克尔纳内是没有太多利益的。

    直到克尔纳青年出现,大量采购引入自华国的物资和工业产品,消化了部分华国过剩产能。

    让华国和克尔纳青年利益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

    与克尔纳反对派以及克尔纳政府军背后的两方不同,

    此刻华国的力量对克尔纳和克尔纳青年是有利的,

    这和国家是否善良以及莫道的身份都没有什么关系。

    主要在于华国和另外那两方力量走得道路不一样,

    克尔纳反对派背后的两方力量是直接抢,

    而华国走得是贸易路线,相对要脸的同时,也算是共赢。

    华国需要一个大的市场,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能,加快产业升级。

    而克尔纳,或者说克尔纳青年掌握的克尔纳可以提供这样一个三千万,乃至以后必然更庞大许多的市场,

    同时,克尔纳国内可以用来交换物资的矿产和能源,对于华国来说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

    虽然长期来看,这势必造成克尔纳对华国的产业依赖,

    但此刻的克尔纳的情况实在是没有考虑这些的价值。

    而相比于另外两方直接抢的,至少与华国的合作,克尔纳拿出去资源的确能够换回来东西。

    对于华国来说,则是此刻只有克尔纳青年上位,才能够有克尔纳这个市场。

    因为不管是克尔纳反对派还是克尔纳政府军,其背后的力量都不可能让华国涉及到克尔纳这个市场。

    而最后一方大国力量,

    自然就是毛熊国。

    毛熊国在克尔纳内的利益,相对来说可能最简单,

    克尔纳青年与毛熊国的军火交易,从克尔纳青年崛起之初到现在,克尔纳青年消耗的大部分军火都来源于毛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