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业内大牛,也发了类似的评语。

    “如果这本着作诞生在一百年后,它或许是一份详尽星图的一部分。”

    “如果它诞生在一千后,或许它会是一本优秀的旅游指南。”

    “但很遗憾,它诞生在这个时代。”

    “相比于着作中记录的那一千个世界,书中记录下来的一些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可能更有价值。”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依旧是卓越乃至伟大的天文学作品,哪怕仅凭其中记录的计算方法。”

    “就是……可能它的销量并不会太高。”

    虽然记录了一千个观测到行星系的各类情况,

    但整本着作,远不止一千页。

    整本书上中下三册,每册都超过千页。

    名副其实的大部头。

    虽然这本着作的实际价值存在疑虑,

    但业内大多数研究者都对这本着作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除了其中详尽的数据,涉及到各类计算方法公认的,给了天文学领域中天体物理,宇宙学的研究极大的启发。

    不过,一些业内大牛对这本书销量的悲观判断,倒是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这本着作发售后,差不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过后,

    在华国乃至更多国家的大学内,天文学领域的教授,自发的,热情的对每届天文学专业学生的推荐下,

    每届天文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快人手一本了。

    甚至因为网络上的小范围传播,还让一些对天文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员,也选择购买了这本书。

    一年下来,这本天文学着作,也算是卖出了数千本。

    虽然购买它的人,有相当一部分,都理解不了其中的学术内容,

    只是将这本天文学着作,记录了一些没看过世界的图画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