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众人都显得有些疲惫。回到船上,阿灿揉了揉太阳穴:“跑了这么多家船厂,都快累死了。”“是啊,跑来跑去的,确实挺累的。”冯晔不禁也感慨了一句。冯暄也道:“是啊,总算是把市里的船厂都问了个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也算是不虚此行。”“现在,情况大家都了解了,说说你们的意见吧。”冯晔话音刚落,萧国文就迫不及待道:“我觉得,还是优先考虑交期,再是价格。毕竟,渔船的主要任务就是搞捕捞。如果能早一点交付,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冯晔道:“渔船的事,不是说了交给你和你爹决定吗?不用问我们。”阿灿摊了摊手:“对啊,你和军叔决定就好,我们没意见。”萧国文挠了挠头:“话虽这么说,但你们毕竟入了股,我觉得还是得跟你们说一下。”“行,那你说说你的想法。”冯晔笑了笑,示意他继续。萧国文沉吟片刻:“我目前比较属意去市里那家私营造船厂。虽然价格不占优势,但胜在服务好,交期也短。当然,最终的决定还是得等回去之后,看看我爹去县里问的结果咋样。”萧昭军今天去了县里,跟送货的冯家清和冯家凌一块去的。冯晔点了点头:“可以,回去后,你们有了结果,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好把定金不足的部分给你拿过去。”如果在私营船厂下订单,造价是30万,那定金就需要9万。而这次出海挣的钱,只有46000块能用来交定金,还要44000块。冯晔占股30%,那就需要再拿出13200块钱来补足定金。阿灿和冯暄占股只有5%,各自只需再出2200块即可。剩下的,就全都由萧国文父子三人承担了。毕竟,渔船的大头在他们那里。“行,我会尽快跟我爹商量出结果,然后告诉你们。”萧国文随即又问道:“你们的收鲜船呢,准备在哪里订?”冯晔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了冯暄和阿灿:“哥,阿灿,先说说你们的想法。”冯暄摸了摸下巴:“我倾向于在县里的船厂订。虽然交期可能稍微晚一点,但价格确实便宜不少。而且,县里的船厂我们也比较熟悉,沟通起来也方便。”“我也赞同在县里订。”阿灿也点了点头,“市里船厂那价格实在是太贵了,都把我吓了一跳。40万啊,得多久才能挣回来!”冯晔笑了笑:“我跟你们想的一样,也觉得县里的船厂比较合适。价格相对便宜了不少,交期虽然晚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交期晚半年,那你们这条收鲜船不就得晚半年时间才能开始挣钱吗?”萧国文不禁有些疑惑,“你们就不担心这半年的损失?”冯晔摇了摇头:“晚就晚呗,有什么好担心的。况且,收鲜船早到手的话,也就能对接东升号和丰收号,挣不了太多钱。”“晔哥,你忘记了还有紫气号,李厂长不是说年底之前能交付吗?”阿灿提醒道。“哦,对,还有紫气号。”冯晔拍了拍脑门,“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不过,三条船也不够装满收鲜船的鱼舱,至少还要再加两条船才行。”“那也是挣啊!”萧国文忍不住反驳道,“再说了,你们还可以找其他渔船,收他们船上的货啊,又不是非得我们自己的船。”“再说吧。”冯晔笑了笑,没有继续下去:“好了,我们该回去了。这都六点多,回去估计得天黑。”“是啊,得赶紧回去,我都饿了。”阿灿伸了个懒腰,“我去开船。”说着,他就跑去了驾驶室,将船开动了起来。东升号在海面上破浪前行,夕阳的余晖洒落,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金黄。冯晔站在船头,迎着海风,感受着大海的气息,不禁心旷神怡。“你们真的就决定去县船厂订收鲜船吗?”萧国文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地又问了一句。冯晔转头看向他,笑了笑:“嗯,目前来说,县船厂是最合适的选择。”“可是,交期晚了,影响你们挣钱啊。”萧国文还是有些不太理解,“我觉得不如在私营船厂订,也就贵了2万块而已,但提前半年交船,算下来也挺划算的。”听他这么一说,冯晔有点动摇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收鲜船早点到手,也能早点投入进去运营挣钱。这半年的时间下来,所能挣到钱,远不是2万块所能比的。就是去找其他的渔船对接,这不是个容易的事。在海上作业的渔船,一般都是把货卖给固定的收鲜船,轻易不会找陌生的收鲜船合作。主要是怕被坑。除非,是新船刚出海,而又没有跟着熟人的船一起出去。还有就是换了海域作业。这两种情况,才可能找陌生的收鲜船。就像东升号第一次独自出海一样,只能通过公共频道来呼叫收鲜船。而后面和丰收号一起出去,联系收鲜船的事情就全都交给了丰收号,他们不再管。想想这事,他都觉得头疼。冯晔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再琢磨琢磨。”“2万块钱,也不少了。”冯暄却是道,“我还是觉得就选县船厂好了。既熟悉,离家又近。我们出海回县城卖货的时候,也方便偶尔去看看进度。再说了,太早到手的话,还得费劲吧啦地去找其他渔船……”“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早点交付也有早点交付的好处。”冯晔打断了冯暄的话,沉吟道,“这样吧,我们今晚都好好想想,明天再决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家里有惊喜正等着。也让他不用再为去哪里订收鲜船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