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中,也就下午大家都在一起干活,收拾完一网货,能休息一下。其他时间都是一网接着一网,不带停歇。冯晔忙里偷闲,靠在船舷抽烟,看着叶琛亮和韩启文收绞曳纲。整个起网的过程,也就最后拖网吊上船的时候人多一点比较好操作。前面的操作有两个人就足够了,甚至于一个人也不是不行。机器响起来,只需要看着点,收一下网板。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阿灿突然跑出了驾驶室,站在栈桥上居高临下地问他。“晔哥,刚连线的时候,军叔问什么时候回去?”冯晔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刚出海的时候,也没有确定回去的时间。其实,也根本没法确定。天气好,收获好,自然是想多捕捞一些,会在海里待比较久。毕竟,出来一趟不容易。如果天气不行,又或者收获不怎么样,提前回去也很正常。冯晔缓缓吐出一个烟圈,问道:“今天是十几来着?”他有点记不清楚日子了。“十八了。”阿灿回答道。“都十八了啊……”冯晔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即又问道,“我没记错的话,你搬家的时间是26,对吧?”“嗯,26搬家,27摆酒。”阿灿的房子终于是全部搞好了,可以搬进去住了。相比之下,他的房子所花费的时间,比冯晔兄弟俩的久了好几个月。只因春天雨水多,还有南风天都没法干活,耽误了工期,否则早就盖好搬进去了。“还有八天时间……”冯晔思索了片刻,才继续道,“这两天回去的话,就没法出来了,得等你摆完酒。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再多捕捞几天,24下午往回走,晚上赶到县城卖货,25到家,正好也不耽误你的事。”阿灿点了点头:“行,反正家里的事我爹会搞定,我晚回去一点也没关系。”“如果军叔也没意见的话,那就这样决定了。”“嗯,那我问一下军叔,看看他的意见。”“别忘了叫他联系收鲜船。”“刚刚已经跟他讲过了,他会联系。”阿灿跑回了驾驶室去连线丰收号。不大一会儿功夫,又跑了出来。“军叔说没问题,我们啥时候回去,他就跟着啥时候回去。”冯晔点了点头:“行,那就这么定了。”他抽完最后一口,将剩下的半截烟屁股往海里一扔,上前干活。这会儿,拖网已经渐渐浮出水面了。这又是平平无奇的一网。不过,满满一大包海货,倒是挺重的,估摸着不会低于六七千斤。他在海里待了那么多天,可不是白待的。他们这几天收上来的每一网都有这个重量,偶尔还能爆发一下,达到上万斤。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碰上值钱的鱼群,拖网拖上来的大多都是便宜货,以及没有用的垃圾。即使有收获一些值钱的货,也只是大猫小猫两三只,不成大群。就在拖网整理好,准备重新放下去时,冯晔无意中一抬头,就怔住了。他看到一群海鸟正往东北方向飞过去,数量很多,黑压压的一片。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个渔民都知道,有海鸟的地方必有鱼群。他曾经想过买一个望远镜,就是为了在海里方便观看鸟群。只是给搞忘记了。端午后有好几天时间,他也去过县里和市里,却一直没想起来。如今,看到这一大群海鸟,冯晔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他还担心是自己看错了,出现了幻觉,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是真的有一群海鸟正飞向东北方向。他赶忙叫住正准备下网的叶琛亮和韩启文:“停,先别下网了。”这拖网要是放下去,要想收起来太费时间了,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而不收的话,又严重影响东升号的航行速度,很容易跟丢海鸟。“咋了?”两人都疑惑地看向他。“有鸟群。”冯晔紧接着朝驾驶室大喊,“阿灿,东北方向有海鸟群,你赶紧开船过去看一下是什么情况。”阿灿心中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扭头看去,顿时也看到了那一群海鸟。“啊,还真有,好多海鸟,肯定有鱼群,我这就往那边开。”说着,他加大了油门,加速朝着海鸟群的方向驶去。“先别急着下定论,跟过去看看再说。”虽然冯晔也认为大概率是有鱼群,但谨慎起见,还是不敢过早下结论。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海鸟群,也有极小的概率是在迁徙。比如北极燕鸥,就是典型的夏季迁徙物种。此时,叶琛亮和韩启文也发现了,都不由得惊呼起来。“啊,这也太多海鸟了吧……”“有鱼群,肯定有鱼群……”“你们做好准备,给拖网加浮球。还有,把手抛网也找出来。”冯晔想了想,最终还是觉得要先做好准备,以免真有鱼群,到时候手忙脚乱。手抛网收获有限,备肯定要备着。不过,想要收获多,还是得靠拖网才行。而底拖网要想拖到中上层的鱼,就必须加大浮力,提升网具整体浮力,使网口垂直高度上移。当然,只是这样还不行。过度依赖浮力装置可能会降低网具稳定性,68还得要配合其他措施。首先,下网的时候,曳纲不能全部放下去,只能放水深的3至5倍长度,以此来降低网具的下沉速度。其次,网板角度得调整,减少对海底的依赖,使拖网作业时网具整体上浮至目标水层。当然,也可以换成轻型网板。只不过东升号上没有备用的轻型网板,所以只能调整现有网板的角度。最后,作业速度得提高至五六节,利用水流动力来维持网具在中上层水域的稳定性。这一系列的措施之下,底拖网才能够针对中上层的鱼群进行捕捞。“好。”韩启文回过神来,连忙应了一声,拉着叶琛亮就行动起来。冯晔则转身上了驾驶室,他得去把冯暄他们都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