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在驭鬼之前是商人,对做买卖本身也算在行,因此到了益州后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领着古建生私下打听了几天益州当地出产木材的几位商人,心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出手。

    买木材比所有人想像的都要顺利。

    郑河是驭鬼者,一般人不敢在他面前偷奸耍滑,谈下的价格也比庞清早前估算的低,最终带出去的钱剩了些许。

    “但我想万安县这一年少与人通商,许多东西都不够,因此自作主张,将剩余的钱换了一部分米粮、药材、油等物,一并运回来了。”他说道:

    “船资未付,我和这些益州的商行说好,他们先来看看,我们万安县会保他们在此地平安,若是买卖适合,将来再往来,船资就抵了。”

    赵福生露出笑容,赞他:

    “你做得很好,应变灵活,油粮、药材将来都是需要的,若是能有稳定供应,那再好不过。”

    郑河被她一夸奖,心中也很是开心,说道:

    “大人不怪责就好,稳定供应倒是不怕,此次随我一道前来的都是益州的大商户。”

    不过问题就在钱不够。

    万安县虽说遭遇劫难,被朝廷放弃了,但事实上整个县留下来的人口也不少。

    县内商户大量跑了,留下的储备粮食并不多,如果没有后续的供应,剩余的粮食是喂不饱县内的人。

    一旦粮食短缺,便易出现粮价飞涨。

    普通百姓生存艰难,手里没钱,要是粮价再涨,许多人就再也没有活路。

    闹了灾荒后易生民变。

    因此郑河在买了木材,手里剩了少许钱后,便索性以驭鬼者的身份与几个粮行的商人搭上了路,以半威胁、半利诱的方式让他们运了一部分粮食上船。

    “这一批粮食送来应该能解几个月的燃眉之急,熬过了冬天后,再想其他的法子。”

    从这厮话里的意思,已经透露出要赖账的意思了。

    驭鬼者大多命不长,劫迫商户、士绅捐钱、捐粮的事时常有,郑河说完这话,半点儿心虚的感觉都没有。

    赵福生道:

    “稍后你跟庞先生对对账,这一次的钱能结尽量结,不能结的,再看能不能以物易物,若是不行,便先打欠条,到下回他们再来时,便将钱结了。”

    她这话一说完,郑河愣了一愣:

    “我们哪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