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中国的老话就是,‘干得多错的多,不干永远不会犯错。’

    这个比较类似于在这几年就很兴起的互联网域名抢注,就像赵长安前一世的特斯拉,就被一个做小本生意的国人在国内抢注,马斯克开价200万rmb,而对方则是要价3000万美元,逼得特斯拉在国内一开始出售的车子叫做拓速乐。

    要说讲道理,这个世界哪有这么多的大道理和你讲道理,因为这些看似投机取巧囤积屈奇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高级规则设置大范围合理下的容错机制,等于是一个垃圾箱。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缺陷的制度设计,那么能把这个缺陷设计在极小影响下,用来避免别的更大的错误缺陷,就是一种很好的规则设计。

    就像黑客帝国里面的尼奥,因为再完美的程序也不可能无暇,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尼奥,在主程序监控容错的框架里运行。

    ——

    NTP对BlackBerry的诉讼,就是这个道理,专利制度允许这种容错发生。

    假如NTP生产无线邮件收发设备,就是传呼机,BlackBerry凭借着手里面掌握着的大量领域专利,也可以干NTP,可问题难就难在NTP就是一个靠专利准许和专利官司挣钱碰瓷党。

    而且BlackBerry的Pushmail专利,要远比NTP的复杂,就给那些审判者一种错觉,是BlackBerry在简洁的NTP邮件专利上面,研发出来了Pushmail的部分功能。

    在赵长安看来,既然这道题无解,那么就必须懂得妥协和让步,而不是一根筋的不撞南墙不回头。

    结果由现在3300万美元还可以谈,变成了五年以后6.125亿美元的定论。

    在06年最终判决的时候,BlackBerry的市场70%在北美,20%在西欧,余下10%在西亚,南亚,北非,澳洲等地。

    当年公司的全年净利润,只有2.4亿美元。

    等于是这场官司只是单纯的赔偿,不算大量的诉讼费用,就吃掉了BlackBerry两年半的净利润。

    同时因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严重的影响了BlackBerry新产品的进入市场时间计划,这种损失简直就是无法估量。

    而且去年BlackBerry的销售是2亿美元,这么一家世界级有名气的无线移动高科技企业,五年以后的净利润才做到2.4亿美元,北美付费会员用户才突破100万人,全球使用BlackBerry的才365万人。

    在去年9月这么好的广告下,整整五年时间才做到这个高度,可以说吉姆和迈克他们做的不是一般的差劲。

    也就是这场官司之后,BlackBerry才开始了猛然的发力,到了11年,全球付费会员用户超过了1000万。

    而从06到11年,也是Apple在北美市场,崛起反超打压碾压BlackBerry的全时段过程。

    到了13年,BlackBerry的市场份额已经快被Apple和SAMSUNG两家抢光,和老牌Nokia,HTC,成为即将倒塌的前浪尸骸。

    这也是为什么赵长安想尽办法,把吉姆踢出BlackBerry的根本原因。

    他离职的越早,就对BlackBerry越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