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笑,看一部电影,难道我还要去把国家电影发展史了解一遍吗?”

    “我就喜欢搞笑、喜剧片,上班很累了,应付女朋友够累了,难道看一部电影我还要端着?”

    “我不否认电影的艺术性,但你们也不能否认它是用来娱乐大众的,拍出片子的好坏,市场的反馈已代表一切,勿需多言。”

    “富春图我看了,麻烦你们说之前看一下,这部片子标明的可不是文艺片,而是商业片好不好?”

    “跟他们扯这些有用吗?他们的眼睛已经被眼屎煳得除了屎,啥也看不见了。”

    “经营不赚钱就是罪恶,院线同样是,他们没道理放一部大火的片子不放,而去空影厅去放一部谁也看不懂的片子吧。”

    “我一介俗人,不明白所谓的艺术,我就知道电影让我解压,而不是让我增压的。”

    “楼上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花个几十块,我是为了讨乐的,而不是为了讨气受。”

    “富春图我也看了,我想问一下陈导,让摄影机不抖就那么难吗?为何每个镜头都是抖动的,看的他娘的头都晕。”

    “我想问一下陈导,你的1.8亿用在哪?

    我不是桔子和易峰的粉丝,大部分电影上映我都会去看,我想说,这部片子如果桔子来拍,4000万易峰估计都认为多了。”

    “楼上的,就算是4000万,拍的也比现在这一版好。”

    “作为一个导演,利用镜头讲故事,但故事呢?我看到的一直都是故弄玄虚。”

    两边的战斗那是如火如荼,从早到晚,每个平台似乎都能听到双方的争吵声,看到大家斥驳对方的评论。

    渐渐地,这股风已经刮到了圈内。

    很多艺人也纷纷在采访时,或者自己的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态度。

    当然,他们不会那么直言谁的不是,相较为含蓄一些。

    “陈导,您辛苦了,感谢您为艺术所做的坚持。”

    “艺术一直都有,只是欣赏艺术的眼睛太少了。”

    “看了富春图,不得不说,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陈导辛苦了。”

    而有一部分艺人,啥也不说,直接晒出自己看功夫的电影票。

    林瑞甚至晒出了自己的三刷的票,其中还有一次包场,发了言道:

    “自从演了斧头帮帮主,我爸看了电影后,居然说我终于有点长大的样子了,难道疯癫意味着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