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明朝开始,在扬州一带,出现的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因此被称为“扬州瘦马”。

    所谓“瘦马”,其实就是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到了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卖入烟花柳巷,以此从中牟利。

    因贫女多瘦弱,所以“瘦马”之名由此而来。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甚至几贯钱而已,待其出嫁(卖出)时,可赚千余两白银,少数色艺双绝的顶级“瘦马”可得白银两、三千两!所以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蔚为风气。

    而明代扬州盐商几乎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所以他们是“瘦马”的主要购买者之一。一些用来自己享用,一些被赠送给高官显贵,故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也最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