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鹤道:“太子现时,还跪在勤政殿,半步不敢动。这件事,官家打算怎么处置?”

    “明日,寻个战场失误的由头,废了太子。诏书,命太傅拟去。总之,真正的缘由,不能让世人知晓。不可让皇家,成为普天笑柄。”

    “是。”

    “至于,杀不杀他,要问知意。朕只想让知意解开心结。”

    “是。”

    “赵如云带进宫这个孩子,你怎么看?”

    殷鹤斟酌道:“微臣觉得,事关皇家血脉,不好急于下决断。且缓缓再看。”

    这个想法,与阿九不谋而合。

    殷鹤又道:“微臣跟官家提过的刘小五,倒是个奇才。”

    阿九唏嘘道:“朕年幼时,同七皇兄一起在上书房念书。他处处不如朕。如今,他的儿子倒是这般有出息了……”

    不到万不得已之时,阿九是不肯立旁人的儿子为嗣的。

    仁宗无子,过继宗室子,英宗即位后,引发“濮议”。史上这样的先例在前,阿九是不甘的。

    他对今夜进宫的重九,有防范之心,亦怀揣希望。

    两种思绪交织在一起。

    殷鹤离去后,阿九遣人到昭阳殿,问知意,如何处置刘悯。他将刘悯写的供状一并交给了她。那供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原委,以及刘悯的真实身份。

    阿九让知意自己做决定。

    心病还需心药医。

    如果女儿注定有此劫难,他希望女儿在这场劫难里,泅渡上岸。

    翌日,知意派人传话来。

    只有三个字。

    “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