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头来——”阿九道。

    重九抬起头。

    阿九看着他的眉眼。他的耳朵。他的神情。

    恍然间,仿佛回到了黑水镇。少年方砚山,跪在少年阿九的面前,磕头道:誓保九郎,重返洛阳。刀山火海,绝不后退。赤胆忠心,永不相负!

    旧事卷着愁肠,阿九剧烈地咳嗽起来。

    赵如云连忙上前,抚着阿九的背,焦急道:“官家这是怎么了?才喝的药,可别又呕出来了。”

    阿九摆摆手,看向跪在地上的少年:“你叫重九?”

    “是。因是九九重阳节出生,养父取名重九。”

    “养父安在?”

    “死了。”

    赵如云在一旁道:“回官家,正是因为重九的养父朱三死在衙门口,家兄才发现苗头,查起此事。”

    阿九点了个头,问道:“这些年,你是何人养大?”

    “寺庙,庵堂,乞讨,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赵如云擦着眼泪,道:“这孩子,着实是吃了许多苦头。家兄当时亡故得突然,好些话没托付明白。以致过了好些年,臣妾才找到他。暗中保护着,照顾着,聊表一点心意罢了。”

    阿九沉默。

    殿内陷入死水般的宁静。

    这样的宁静,让赵如云有些心慌。

    官家明明都以为绝了后,如今,看见这么个龙眉凤目,体格健壮的儿子,怎么没有她意想中的欢欣呢?

    难不成,官家生性多疑,不信这是他的亲孩儿么?赵如云揣度着。

    阿九终于开了口:“既是淑妃寻到你,你便在祥云轩住些时日吧。”

    这句话,模棱两可,赵如云猜不透。

    这是认了这个儿子呢,还是没认呢?

    如果没认,压根儿不会留外男在后宫,不合宫规啊。如果认了,却又是什么名分都没有,稀里糊涂地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