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动下脑子,就指出了核心难题。

    是啊!

    经商是需要本钱的,这是基础条件。

    可放眼全县,连衙门都穷得难以为继,何况那些苦哈哈种田的百姓了?

    这些人,只盼着风调雨顺,有个丰收的好年景......

    等到秋收时,交足朝廷规定的赋税,剩下的余粮,能够一家老小吃喝用度,不必挨饿,就心满意足了。

    哪还敢有别的奢望?

    李善长思索了片刻,转过头来,罕见的给了儿子个赞赏的目光。

    “好小子,你总算提出个有水平的问题了。”

    “的确,只要百姓兜里没钱,连活下去都成问题,就不会产生经商的念头,或者别的什么打算。”

    “然后就会一直受穷,钱就无法流通起来,导致百姓越来越穷,县里的财源也会越来越少。”

    “如此,无限循环下去.......”

    “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李芳同样想到了这一层,感到深以为然。

    旋即站起身来,用央告的语气恳求道。

    “爹,儿子能不能坐稳县衙,全看您老人家的了。”

    “您可不能视而不见,袖手旁观啊!”

    李善长笑得胸有成竹,表示一切尽在掌握。

    “放心吧,办法早替你想好了。”

    “大抵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制定一些优惠策略,广而告之,把临近州县的商人吸引过来,让他们在此安家落户,经营产业。”

    “那些本乡本土的,没钱但还想经商的,你就以县衙的名义借贷给他们。”

    “但必须专款专用,不能胡吃海喝,随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