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仰面而笑,给朱元璋分析。

    “是,你老朱是开国皇帝,你想杀谁就杀谁,可是你儿子呢?你孙子呢?难道他们也跟你朱皇帝一样,威望那么高?将所有人的生杀大权都握在手?”

    李善长摇了摇头,说的话直指问题核心。

    “等你百年之后,你的儿子、孙子,依旧会被文人左右,依旧会借着衍圣公的招牌,卷土重来,所以若要一劳永逸,只有一个办法——断了衍圣公的传承!”

    啊?朱元璋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李善长,“断了衍圣公的传承?这能行么?”

    孔府传承从西汉元帝开始,孔子第十三世孙孔霸被授封为褒成侯,开了孔子后裔世袭爵位之先河。

    唐代,唐玄宗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世孙孔璲之为文宣公,从此孔氏一族的爵位与祭祀权结合到了一起。

    到了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赵祯认为文宣公中的“文宣”是谥号,不宜用于活人的爵位。

    遂改孔子第四十六世孙孔宗愿为衍圣公,意为“圣道延续者”,传承至今。

    李善长微微颔首,道:“有什么不行?我问你老朱,孔希学参与到支持白莲教之中了么?”

    朱元璋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孔希悦已经招供,他就是受了孔希学的指使,暗中通白莲教,让白莲教为其爪牙。”

    “咱本来想要废掉孔希学的衍圣公之位,让其子嗣后代承袭衍圣公的封号,可……咱没想过要废除衍圣公。”

    李善长端起酒杯,幽幽说道。

    “老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是开国皇帝,废除衍圣公封号这大事你不来,难道要指望‘后人的智慧’?”

    “既然孔希学勾结了白莲教,你便顺水推舟,断了衍圣公封号,断了那些文人口中的‘文脉’,让他们失去了这块金字招牌。”

    李善长看得分明。

    “所谓的儒家圣人,就是召集天下文人的一面旗帜,他们聚集在旗帜之下,自成一体,久而久之便会威胁皇权,绝不可留!”

    “唯有破除衍圣公,才能让天下读书人不为圣贤效命,只为朝廷为百姓办事!”

    李善长的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朱元璋开始考虑这样做的利弊得失。

    利,首先能削弱文官的势力,让他们失去了衍圣公这活招牌,以及释经权。

    其次,为大明朝以后的皇帝除掉了一个大麻烦,防止土木堡之变那样的事情发生。

    弊,自然是朱元璋要背负骂名,文人的笔杆子厉害呀,朱元璋可领教过。

    光是武英殿内变着花样弹劾毛骧,攻讦朱棣的奏疏便成百上千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