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二十八年正月,梅城县东蓝家大宅的门槛就快被上门说亲的媒婆给踏平了。

    这些媒婆有来自本县,也有来自外县,其中年岁最高者七十古稀,最小者不过二十出头,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黑的、白的、应有尽有,个个巧舌如簧,说得唾沫星子乱溅。

    她们受男方主家委托,一个接着一个,一趟跟着一趟,不厌其烦地往蓝家跑,求得正是当世大儒蓝溥老先生之嫡生独女蓝璎。

    蓝家是梅城县赫赫有名的权门望族,曾被大熙朝~太~祖~皇帝亲口赞誉为书香世家。

    蓝璎既出自名门,且是嫡生独女,真可谓千金贵女,多少男子寤寐思求。

    蓝溥的夫人郑氏是个端庄娴静的性子,淡于交际,自己极少出门,更不带女儿出外走动。因而蓝璎自幼长于深闺,知道她真实容貌的人并不多。外人每每提及此事,都道蓝家女儿必是貌似无盐,所以才羞于露面。

    直到今年正月初五,蓝璎随郑夫人一道入寺拜佛,下山途中恰遇几个无赖泼皮当众调~戏~卖茶的妇人。

    蓝璎路见不平,出手喝止,不料竟被人当众扯下遮面的白纱。

    那一刹间,蓝家嫡女芳容初露,端的是芙蓉如面柳如眉,秋瞳剪水,朱唇轻点,花颜月貌,浑金璞玉,宛如仙姿玉色,一时惊艳世人。

    那日之后,蓝家大宅门口便是马来车往,上门说亲的媒婆,一茬接着一茬,络绎不绝。

    民间有句俗语叫“正月不说媒”,可这些媒婆似乎全不在意,也不知到底得了男方主家多少厚礼。

    正月是青山书院寒期放长假的时候,蓝溥难得歇息在家。

    往年这段时日,他都静坐书斋,潜心钻研典籍,今年却屡屡被打搅,家烦宅乱,心情大为急躁。

    蓝溥是名儒,是青山书院的创立者,给学生授课自当严厉,可对着这群穿红戴绿,说话唧唧喳喳的媒婆们却无法拉下脸。

    这一日,蓝溥实在忍耐不住,命家仆将门口的媒婆全部喊到前院正厅。

    宽阔的正厅里,高悬一块刻有“笃礼崇义”四字匾额,蓝溥和郑夫人分坐在匾额下方两边主座。

    媒婆们全都挤站在两排空座椅中间,互相瞪眼望着,心里直打鼓。

    蓝溥挥一挥手,立刻有五名家仆捧着红木托盘走到那群媒婆面前。媒婆们伸头一瞧,发现每个托盘上都满满摆着数个深蓝色小香囊。

    媒婆们满脸疑色,主座上的郑夫人也是默然微惊。

    因为这些小香囊郑夫人都认得,是她每月按照蓝溥吩咐准备的。每个香囊里都装着二两银子,蓝溥特意拿到书院用来嘉勉课业考核优异的学生。

    郑夫人不安地望向蓝溥,似乎猜到他要做什么。

    蓝溥对着厅中十数位媒婆,肃然道:“这些是我夫妇为诸位大姐准备的茶水钱,每人一份。拿了这钱,回去告诉你们主家,就说我蓝溥的女儿年未及笄,尚不足婚配,自今日起三年内,绝不接受任何一家说亲之事。”

    媒婆们拿了银钱本是大喜,可听完蓝溥冷冰冰的话,顿时惊诧万分,乱糟糟议论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