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为显目的,便是一辆由两头大象拉拽的大辂。

    “吼!!”

    当大象出现,原本稍微安静的现场立马热闹了起来。

    那山呼海啸的声音,让大辂之上的朱棣笑得合不拢嘴,坐在他身旁的朱高煦也嘴角带笑。

    “好多的人……”

    “这些人比我们国家的人都多……”

    “这得有十几万吧?”

    “不止,最少几十万!”

    “我看最少有一百万人!”

    常言人一过万无边无际,而长达数里的阅兵台更是给人一种一眼看不到边的错觉。

    在诸国使臣眼中,这是他们见过最大场面的一次阅兵,大明的国力在此刻彰显无疑。

    要知道他们刚刚从城中乘车出来时,道路两旁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

    也就是说,几十万人在城内,几十万人在城外,这就是世界的中心……北京城的底蕴。

    别说一些小国,就连日本、朝鲜、帖木儿、米昔儿、南国等自认为大国的国王和使臣都不由感到了震撼。

    “阅兵还没开始,这群人就已经被吓到了,哈哈……”

    朱棣爽朗的笑声在朱高煦耳边回响,朱高煦也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

    “万国来朝,二圣同车……此当为千古佳话!”

    朱高煦的话,让朱棣的笑声更为爽朗,而他也愈发期待起了接下来的阅兵典礼。

    大象拉拽的大辂在万众瞩目下来到了一处特别往高处修建的阅兵台前。

    朱棣与朱高煦被人搀扶下车,而朱高煦侧过身子示意道:“长者先请!”

    “好,那俺就不客气了!”朱棣没有拒绝,高兴的将俺这个自称都搬出来了。

    他们走上了七丈高的高台,高台如一个金字塔,他们父子二人所坐的地方为最高处,接下来则是亲王、公主,再往下是郡王和诸国国王,以及诸国使臣和大明官员。

    走上高台,这里面积不过二三百平,修建着一座规模不算大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