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两重甲连木头桩子都吃不住力,您又是怎么穿得上做万人敌呢……”

    这甲胄是他早年在吉林时为朱高煦更换的甲胄,留下后没有修补,便被他藏了起来。

    如今拿出来摆放,也能做一个念想。

    除了这甲胄,旁边还有一杆沉重的铁枪和半人大小的大弓。

    这些,都是他的念想。

    天色已经彻底变黑,整个明楼只有他一个人。

    他呆坐在地上,浑浊的目光看了许久,随后才长叹一声,一瘸一拐的走出了明楼。

    他将一扇扇门亲自关上后,身影便渐渐没入了黑暗中。

    与此同时,返回北京的朱瞻壑也从他母亲郭琰手中接过了他父亲耗费十数年心力所书写的五册无名书。

    他带着书册返回了春和宫,独自在偏殿看了一整夜。

    第二日他从春和宫走出,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不少变化,原本失去主心骨的迷惘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坚定。

    九月十二日,他于社稷坛祭祀天地,而后前往太庙祭祀祖先,最后于奉天殿在七十七国及海内藩王宗亲的瞻仰下即位称帝,改明岁年号为“宣德”,封朱祁钺为太子。

    即位大典结束后,留给他的便是为朱高煦挑选庙号和谥号。

    “庙号之中,以太中高世为最佳,如今太宗文皇帝已然占据太宗,那便只剩下中宗与高宗、世宗了。”

    武英殿内,身穿皇帝常服的朱瞻壑坐在主位,身旁站着成为太子的朱祁钺。

    在他的面前,礼部尚书杨士奇正在侃侃而谈。

    对于他提出的四个庙号,众人最钟意的其实是太宗,奈何太宗给了朱棣,所以只能在剩下四个挑选。

    “中宗不可,取庙号瞻仰前人,而唐中宗、宋高宗皆软弱之徒,唯有世宗可取。”

    王回主动站出来为朱高煦争取世宗的庙号,这让杨士奇皱眉道:“金世宗、周世宗、汉世宗、商世宗虽不错,但世宗亦有许多……”

    王回开口同时对朱瞻壑作揖道:“世人视汉武帝为暴君,然新学中大行皇帝曾以秦皇汉祖制骨,汉武魏孝文裱皮,而本朝太祖重塑来形容。”

    “臣以为,庙号当选世宗,而谥号当选为“武”。”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澼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大行皇帝,当以为大明世宗武皇帝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