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宝石星系唯一的一颗气态巨行星,冰星。除了庞大如同怪兽一般的冰星自身,便是围绕着它运转的几十颗或大或小的卫星。这些卫星承载了宝石星系一半还要多的人口,源自它身上的聚变燃料则支撑起了宝石星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能源消耗。
冰星系统是整个宝石星系内最繁忙的星域,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飞船在这里穿梭。但就算如此繁忙的星域,一颗即便是以现在人类文明最为先进的雷达都无法探知的,完全由暗物质组成的巨大星球,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掠过太空中重重的探测器和众多的飞船,最终隐没在人类至今无法到达的冰星的内核之中。
这颗暗物质星球隐没在冰星内核之后,冰星上肆虐的风暴和无处不住的雷暴有了大概不到一秒的延迟,随之又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同时一道不以任何频段电磁波为载体的信号从它上面发出,以光速开始向外发送信息。
“我已抵达既定目标,计划开始执行……”
再次成功击败了外星文明之后,星海集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在宝石星系,甚至是整个人类联盟中,都稳稳站住了脚跟,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当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形式获得国家机构认可的超大型集团。
浩瀚的宇宙苍穹中,一座巨大的半圆形太空基地正在围绕着这颗星系内资源最为丰富的冰星缓缓运转。在它的对比之下,旁边那些往日看上去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巨型飞船就像是小猫一般渺小。
这是星海集团在获得了国家机构之后,凭借着科技上的优势,在冰星轨道上建造的巨型太空基地。它的直径足足有数十公里,甚至可以承载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的人口。
它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冰星运转,在它周围,则有大量的无人飞船往返来回于星海基地与冰星大气层之间。它们在冰星大气层之中收集到大量的气体后,再返回到空间站中,将之提纯精炼成为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氢,氘和氚,还有氦三等重要资源。
同时,这座基地并不仅仅只是星海集团的开采基地,它还具备了物资运转,太空战舰建造,太空办公中心,太空研究中心等等相关的功能。现在的星海集团,并不会因为没有领土而陷入被动,星海集团已经在几年间,陆续建造了六个这样的太空基地。
此刻,陶正阳在刘正,魏宏两位博士,以及基地中主要的主要负责人和科学家团队的陪同下,对这座开采基地进行着视察工作。
一行人慢慢地前行着,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则一边走,一边向走在前面的陶正阳做着汇报:“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这座一号基地收集到的能源大概是宝石星系所有国家近十年来的总和,能够满足我们星海集团近百年的能源供给,能有如此成绩,一方面是我们星海集团的科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我们基地建成之前,宝石星系其他国家对于冰星的开采,一直处于一种近似原始的状态,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冰星这颗难得的资源行星。”
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陶正阳时刻提醒着自己,外星文明的威胁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发起再次的进攻,现在的星海集团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之前,做好准备来抵御外星文明的再次入侵。现在对冰星的开采,也是星海集团未雨绸缪的一部分而已,毕竟面对随时可能到来外星文明,只有能源和科技才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占据应有的主动权。
陶正阳前行几步,来到了舷窗之前。
透过舷窗看着眼前这颗巨大的星球,陶正阳的视线之中浮现出一抹难言的情绪。停顿片刻,他转过身来,低声道:“我们虽然掌握了很多的外星科技,但是对于冰星这颗气态巨行星的了解还是不够。就像现在,我们只能是在冰星的外围,在浅表大气层进行采集活动,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能将开采范围再次扩大,甚至是深入冰星的深处,那是不是可能有更多地发现?”
那名工作人员道:“其实陶主席所说的也是我们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冰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我们眼中,冰星并不只是单纯的能源供给星球,研究冰星上的气旋,雷暴的形成,以及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电磁干扰,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之一。”
“前路漫漫啊……”
陶正阳低声感叹了一声,离开了这里。
在工作人员陪同下,陶正阳又参观了其他的主要设施,简单的了解了整个基地运转形态,以及人员配备等一些具体的工作。
对于星海集团的日常运转来说,有没有陶正阳在其实都一样的。因为他并没有参与集团的日常管理,平常的工作都由李维,周灿等人承担起来了。
就连这次日常视察,如果不是几人强烈要求,声称让陶正阳多露露面,有助于提升集团凝聚力等种种原因,他才懒得来这里。
又看了一会,跟着陶正阳一起来到这里的刘正博士道:“现在,咱们宝石星系已经再不是原来那个人类文明的垃圾场了,咱们也摆得上台面了,这都是正阳你的功劳啊。”
陶正阳笑道:“老刘你这话可说的不对。今天这一切局面,要不是有大家在,要不是大家团结奋斗,就算把我分成一万份也搞不成啊。”
魏宏笑道:“正阳你就不要谦虚了,要是没有你,咱们早都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了,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星海集团。”
冰星系统是整个宝石星系内最繁忙的星域,时时刻刻都有大量的飞船在这里穿梭。但就算如此繁忙的星域,一颗即便是以现在人类文明最为先进的雷达都无法探知的,完全由暗物质组成的巨大星球,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掠过太空中重重的探测器和众多的飞船,最终隐没在人类至今无法到达的冰星的内核之中。
这颗暗物质星球隐没在冰星内核之后,冰星上肆虐的风暴和无处不住的雷暴有了大概不到一秒的延迟,随之又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同时一道不以任何频段电磁波为载体的信号从它上面发出,以光速开始向外发送信息。
“我已抵达既定目标,计划开始执行……”
再次成功击败了外星文明之后,星海集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在宝石星系,甚至是整个人类联盟中,都稳稳站住了脚跟,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当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形式获得国家机构认可的超大型集团。
浩瀚的宇宙苍穹中,一座巨大的半圆形太空基地正在围绕着这颗星系内资源最为丰富的冰星缓缓运转。在它的对比之下,旁边那些往日看上去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巨型飞船就像是小猫一般渺小。
这是星海集团在获得了国家机构之后,凭借着科技上的优势,在冰星轨道上建造的巨型太空基地。它的直径足足有数十公里,甚至可以承载相当于一个小型国家的人口。
它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冰星运转,在它周围,则有大量的无人飞船往返来回于星海基地与冰星大气层之间。它们在冰星大气层之中收集到大量的气体后,再返回到空间站中,将之提纯精炼成为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氢,氘和氚,还有氦三等重要资源。
同时,这座基地并不仅仅只是星海集团的开采基地,它还具备了物资运转,太空战舰建造,太空办公中心,太空研究中心等等相关的功能。现在的星海集团,并不会因为没有领土而陷入被动,星海集团已经在几年间,陆续建造了六个这样的太空基地。
此刻,陶正阳在刘正,魏宏两位博士,以及基地中主要的主要负责人和科学家团队的陪同下,对这座开采基地进行着视察工作。
一行人慢慢地前行着,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则一边走,一边向走在前面的陶正阳做着汇报:“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这座一号基地收集到的能源大概是宝石星系所有国家近十年来的总和,能够满足我们星海集团近百年的能源供给,能有如此成绩,一方面是我们星海集团的科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我们基地建成之前,宝石星系其他国家对于冰星的开采,一直处于一种近似原始的状态,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冰星这颗难得的资源行星。”
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陶正阳时刻提醒着自己,外星文明的威胁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发起再次的进攻,现在的星海集团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之前,做好准备来抵御外星文明的再次入侵。现在对冰星的开采,也是星海集团未雨绸缪的一部分而已,毕竟面对随时可能到来外星文明,只有能源和科技才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占据应有的主动权。
陶正阳前行几步,来到了舷窗之前。
透过舷窗看着眼前这颗巨大的星球,陶正阳的视线之中浮现出一抹难言的情绪。停顿片刻,他转过身来,低声道:“我们虽然掌握了很多的外星科技,但是对于冰星这颗气态巨行星的了解还是不够。就像现在,我们只能是在冰星的外围,在浅表大气层进行采集活动,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能将开采范围再次扩大,甚至是深入冰星的深处,那是不是可能有更多地发现?”
那名工作人员道:“其实陶主席所说的也是我们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冰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本身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我们眼中,冰星并不只是单纯的能源供给星球,研究冰星上的气旋,雷暴的形成,以及如何应对无处不在的电磁干扰,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之一。”
“前路漫漫啊……”
陶正阳低声感叹了一声,离开了这里。
在工作人员陪同下,陶正阳又参观了其他的主要设施,简单的了解了整个基地运转形态,以及人员配备等一些具体的工作。
对于星海集团的日常运转来说,有没有陶正阳在其实都一样的。因为他并没有参与集团的日常管理,平常的工作都由李维,周灿等人承担起来了。
就连这次日常视察,如果不是几人强烈要求,声称让陶正阳多露露面,有助于提升集团凝聚力等种种原因,他才懒得来这里。
又看了一会,跟着陶正阳一起来到这里的刘正博士道:“现在,咱们宝石星系已经再不是原来那个人类文明的垃圾场了,咱们也摆得上台面了,这都是正阳你的功劳啊。”
陶正阳笑道:“老刘你这话可说的不对。今天这一切局面,要不是有大家在,要不是大家团结奋斗,就算把我分成一万份也搞不成啊。”
魏宏笑道:“正阳你就不要谦虚了,要是没有你,咱们早都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了,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星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