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别在我跟前装了,常养驴还不知道驴脾气?”武庚瞪他一眼,“得了桑塔纳,还要卖乖,你装什么?再装,给你收回来!”

    武庚拿起书就扔过去,见秦东敏捷地躲开,却又笑眯眯道,“钟家洼的人会作买卖啊,一套西装换了一辆桑塔纳,奶奶的,给你宣布个事,我和你姐决定了,搬回钟家洼!”

    “楼房不是住得好好的吗?”火柴厂的家属楼,秦东是没准备收回来的。

    “你姐说了,住楼房就象住火柴盒,不接地气!奶奶的,这不是征求你的意见,是直接告诉你。”武庚一瞪眼,“滚吧,开你的车去吧。”

    ……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崭新的桑塔纳,在春日的阳光底下,车漆亮得耀眼。

    此地,大多数人都是骑自行车出行的,好一点的人家可能追求买摩托车,而26万元的桑塔纳对于太多的家庭是难以接受的,26万几乎要等同于后世的几百万以上吧,谁能说此时的桑塔纳不算豪车呢?

    “秦总,我的工资是加奖金,这个月是一百八十六,”罗玲笑着开始算账,她这个销售科长,拿的奖金在全厂的中层当是算是高的,“我不吃不喝,要一百多年才能买上一辆桑塔纳!”

    等她算完账,自己就先啧舌称叹了。

    秦东笑了,此时桑塔纳的一组灯管价格已经是2000元了,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不过此时的桑塔纳质量非常好,很少出现小故障,不像后世的车。

    这辆桑塔纳,也不是有钱就能够购买的,如果你想买桑塔纳首先要拿到指标,然后需要介绍信,准备相关的证明,最后交到上海经过厂家确认才能够提到车,通常都需要几个月的奔走。

    所以那个时候开桑塔纳真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情,应该比后世开豪车更有面子。

    “去,高虎,”高虎接过钥匙,兴奋地正要上车,秦东却说道,“把徐凤梧叫过来,给大家照几张像。”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烙印,这个时代人们的衣着、神态、肤色、头型甚至戴的眼镜上,就能认定这就是八十年代。

    这个年代,人们照像还习惯拿起电话,还习惯站在汽车旁,不论是货车还是轿车。

    果然,当团高官徐凤梧拿着相机赶到的时候,罗玲已经笑呵呵地摆好了姿势,她的手抚在反光镜上,站在车前笑对前方。

    “给我照一张。”夏雨第二个就挤上前来,“大家排队,都排队……”

    “哎,老徐,刚才用的是彩色胶卷吗?”罗玲轻抚秀发,笑着逼问徐凤梧。

    厂里规定,不是专职摄影购买胶卷的发票领导不予签字,也就是说想拍照片自己掏腰包,虽然彩色摄影开始普及,但是大部分的摄影爱好者还是以黑白摄影为主,为了节省彩色胶卷,徐凤梧都是准备两台照相机,一台相机装着黑白胶卷,另一台相机装着彩色胶卷。

    “彩色的,肯定是彩色的,”徐凤梧笑道,“秦总喊我,我还能用黑白胶卷?”

    “秦总,来一张?”徐凤梧笑着就看向秦东,秦东不干厂团支部书记,把他推荐上去,他很承秦东的人情。

    “不用,给他们照,”秦东笑道,“大家不要挤……”他笑呵呵地看着大家,一个厂里的职工家属,把娃娃放在前车盖上,孩子好奇地盯着前方,徐凤梧马上举起手中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