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间间而已。

    因为,他在上海百姓心中虽然是最有名气的大人物,但放到这个会议当中,他便是配角了。

    有配就有主。

    那么,主角是谁?

    呵呵,自然便是这次会议举行前的实质胜利者:刘坤一和奥匈公主艾世丽。

    要知道,这个‘野蛮’时代的‘瓜分’会议,从来都是以战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

    假如说,清朝在第一第二次中英战争中输掉的关税定价权是一块完整的大蛋糕,有奶酪、有水果。

    那么,作为胜利方的刘坤一和艾世丽,就有着主刀切下和取走第一块最丰盛最美味蛋糕的权利!

    这是惯例,也是被参与了无数次类似瓜分会议的欧洲列强所默认的。

    他们信奉一个真理,谁的拳头大,谁就能品尝最鲜美的战利品。

    但凡大戏,总是要在主角出场后,重磅的戏份才会闪亮登场,主旋律也会随之出现。

    这不,直到临近中午,当与会的代表都有些不耐了,艾世丽公主才姗姗来迟。

    她一出现,华丽的服饰和绝美的容颜便立刻震慑了全场。

    众人等待的不耐,随着艾世丽的倾城一笑,仿佛就烟消云散了。

    艾世丽说了几句抱歉的话,便在刘坤一的左手位置优雅坐下。

    虽说她是主角,但这个分配会,却还是由刘坤一这个‘地主’来主持的。

    人马到齐,刘坤一也不含糊,简单几句开场白,就将一叠叠整理好的《分配说明书》发了下去。

    在座的,除了李鸿章外,其实对这份《分配说明书》的内容都有大致了解,不用看,也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今天这个会是来宣布结果,而非继续商量博弈的。

    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条约的签订,程序不可或缺……沙沙沙,各国代表低头做出查看的模样,而李鸿章则是举着老花眼镜,费力地一个字一个字阅读,生怕漏掉了半个标点。

    说明书是中英法三语对照,李鸿章不光自己在看,还将英文版和法文版分给了幕僚,让他们去看,免得中了此前吃过无数次亏的文字陷阱。

    只不过,当李鸿章瞅到说明书开篇首页抬头的起草方:大清国三个字时,神情明显地晃了晃。

    曾几何时,大清国也能在与列强商议利益分配的会议上起草主要说明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