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儿,不一般。

    16岁的洛蒹葭虽然没什么大小姐脾气,但面对那个明明看起来憨厚笨拙的少年。竟然胜得如此艰难,不禁让她有些纳闷,这家伙到底是装傻还是真傻?

    这个男孩儿,有古怪。

    世人常说。好奇是爱情的地方。

    因为好奇,所以这对年纪只差了两岁的少男少女在战后并没有形同陌路,而是悄悄地在圣城中多留了一日。多见了一面。

    在那个人生最美好的年岁,爱情总是来得这么突然。

    虽然不至于一见钟情。再见定终生,但却入润雨细无声那般。在两人的心底,不经意地各留下了一道影子。

    那个时候的苏黎才刚刚被苏家重视起来,所以在回到济国之后的日子变得异常忙碌,又要觐见皇帝,又要被苏辙带去祖宗祠堂,还要被一众书院的师兄弟问东问西,所以空闲的时间真的很少。

    在这个世界上,修行高于生死,但苏黎并没有利用那有限的空余时间来巩固学识,吸收才气,而是在读信、写信。

    读的是来自唐国的信。

    写的是寄到唐国的信。

    那个时候的洛蒹葭已经是整个洛家的掌舵人,所以她也很忙,忙着打理家族的大事小事,忙着与黄家周旋,忙着出席长安城的各种各样的文会活动。

    但在春去夏至之时,洛蒹葭还是力排众议,只带了几个儿时的玩伴去了济国,说是,出外游学。

    随行的几个人当中,当然有她的贴身丫鬟彩烟,还有一个做饭很好吃的小家伙。

    那会儿蒹葭经常打趣他道:“以你这手艺,即便没有文位在身,日后做个厨子也饿不死!”

    所以他在天弃山一役之后便成了一个厨子。

    总之,在洛蒹葭的济国之行之后,她与苏黎这一对少男少女便终于确定了对方的心意,更确定了自己的心意。

    于是同年秋天,苏黎大婚。

    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一时间被世人传为佳话,不知道长安城有多少男儿哭着喊着要闹到济国去,也不知道有多少朝晖书院的小师妹在暗地里抹眼泪。

    洞房当夜,苏黎酒醉,躺在蒹葭的怀中,第一次志得意满地畅想起了两人的未来。

    “再过段时间,我应该就会跟着书院去往域外试炼了,你跟我去吧,回来之后,我们就生个孩子,等将来他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我……我不会去域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