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直有教孩子们玩游戏么说实在的,我都有些羡慕儿子们,有你这样一个娘亲,才能有这么欢快的幼年时光。”林康平抱着子晴说道。

    “对了,小四到底打算怎么让大毛空欢喜一场呀”子晴忽然想到刚才没问出口的问题。

    “还能怎么样让女方嫁不成,这个应该不难。你就别操心了,还有我呢,横竖坏不了小四的名声。”

    这时,书睿几个抱着嫣然进门了,子晴忙把东西收拾好,陪着孩子们说笑。

    “娘,小舅舅说,娘教的读书郎儿歌,他也学会了,说一听这个,就想起来他小的时候,也和我们这般大的时候,背着娘给他做的书包去学堂的日子。”书彦蹦着说道。

    子晴听了摸摸书彦的头,夸道:“我们书彦好厉害,都会教舅舅唱歌了,舅舅还说什么了”

    “娘,小舅舅说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嘱咐我们好好听娘的话,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书睿说道。

    “说到这个,娘教你们唱一个一寸光阴一寸金,先生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子晴哼哼了几句,也是歌词记不全。

    “娘,为什么你唱歌跟别人不一样我见你哄弟弟妹妹睡觉,唱的跟外婆的不一样。”书睿问道。

    “娘也就是瞎哼哼,哪里会正经唱你见过娘唱的那一首歌,不是只有几句歌词么再多了,娘可不会。”子晴糊弄道。

    “那倒也是。不过,娘已经很厉害了,永松表哥说二舅娘唱的歌,一点都不好学。”书彦说道。

    “好了,好了,该吃晚饭了,咱们出去吧。”林康平替子晴解围。

    饭后,子喜依言过来,缠着林康平讲西洋人的火枪和其他武器,到底和大风国有什么不一样的,子晴则带着嫣然,和书睿几个也跟着在书房旁听。

    “说到这个,咱们的老祖宗发明了火药,可是只会拿来了造焰火,这个武器,咱们还真没有,你这一说,我倒是有点忧虑了,这万一洋人哪天看咱们不顺眼了,或者相中了咱们的国土,真要发生战争,咱们可就吃亏了。”子晴说道。

    子晴可没有忘记,清朝的闭关自守带来了什么,以前是隔得太远,有些话不好说,如今子喜既然在户部当值,能提醒的子晴还是想提醒一二。

    “姐,你说的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咱们大风朝建立一百多年,一直跟各国友好往来,还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可是,什么事情,还是有备无患的好,不然,到时一个措手不及,咱们只能被动等着挨打。所以,我才会找姐夫来问些西洋人的先进技术都有些什么”

    “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见识过他们的洋枪、手雷,玻璃制品,对了,还有洋布,我听说,他们的棉布比咱们的便宜些,因为他们的织布机比咱们的先进,我接手过约翰手里的一批布,跟咱们的比起来,既经用又便宜。”林康平说道。

    “那姐夫有没有考虑从西洋人手里买几台织布机过来看看,看看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姐夫这一说,我倒是有些想去国外转一圈,看看,他们究竟比我们强在哪里”子喜叹道。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你姐连我都不让去呢。”林康平说道。

    子喜说毕和林康平讨论哪些手工业是可以鼓励农民做的,哪里的瓷器粉质更细腻,釉面更光滑,地域不同,喜欢的茶叶也不同,哪些丝织品更能受到洋人的青睐等等,子晴见自己不大懂这些,便抱了嫣然进屋休息了。

    第二天,孩子们进了学堂,子晴陪着子喜他们还有沈氏几个去安州看望何氏,何氏这一年基本都住在了安州,沈建仁的那两个儿子也都把家搬了过来,老大跟沈建仁住,老三在附近置了房子。还有,沈建山的两个儿子也是在安州安家的,时不时地过来看看何氏,何氏如今已是七十八高龄,五世同堂了。

    子晴几个到的时候,正碰上沈建仁家的大媳妇王氏买菜回来,见了子晴几个,忙不迭把大家迎进去,放下篮子,一边拉着沈氏的手热情地说道:“姑母来了,快请进。”一边拉着傅氏的手笑道:“四弟妹可真是稀客,只是表嫂家没什么好招待的,来来来,好歹看在你娘的份上,留下来吃顿便饭,也是我们的荣耀了。”

    子晴见这话说的有些不伦不类,说实在的,小舅家的三个媳妇,子晴真心不大喜欢的王氏的性格,跟秋玉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王氏比秋玉更会来事会说话,还有就是小舅娘厉害,能压制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