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关帝军的兵力就处于极大的劣势。

    最重要的是,关帝军四面受敌,几乎所有兵力都被牵制住了。

    罗大牛既要应对清水河的皇太极,又要提防东岸的洪承畴渡河,腾不出任何兵力支援青龙渡和古交。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陷入了死局。

    要破这个局,唯有大将军奇兵归来。

    ……

    良久,王继宗在最后一封文书上做好批示之后,再次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然后站起身,朝窗外望去。

    他的公署位于黑山堡三楼,从这里可以将整个娄烦谷地尽收眼底。

    只看了片刻,王继宗便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下楼,直奔娄烦谷地。

    娄烦谷地最肥沃的那些农田,和旁边几座地势较缓的山岭,已经全都被圈起来了,河畔还建起了几排房屋,那里是新成立的农政基地。

    农政,始终是国家重中之重。

    这个农政基地是大将军让王继宗建立,并由王继宗亲自管理的,主要研究农耕和畜牧技术,从作物选种、育种、耕种、管理、肥料、虫害治理等,再到牲畜的繁殖、饲养、护理、疾病防治等等。

    目标是无限提高粮食产量和畜牧业发展。

    每日里,只要忙完了其他公务,王继宗就会来到这里,带着一大群学生研究农政技术。

    最近他的研究重点是土豆、玉米和番薯的耕作技术。

    自三年前他在大将军的指示下开始在娄烦大范围耕种这些新作物之后,他和当地的农民就尝到了新作物的甜头。

    新作物的产量比原有的任何作物都高。

    而且,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作物育种、选种和包衣技术。

    优良的种子能提高两到三成产量,而种子包衣则是将种子沾灰,和骨灰沾根法一样的道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物的病虫害。

    如今,玉米和番薯已经基本推广开,并在领地内大范围种植了。

    到明年秋收,这两样新作物应该就能成为领地内的主要口粮。

    至于土豆,这东西太耗费种子,王继宗至今仍未繁育出足够的多的种子,暂时只能在娄烦和岚县两地种植,面积大概有十二万亩。

    最多再花两年时间,土豆也能彻底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