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不得规定,每次去打猎,都得至少有百人出动。而且去伐木等,也起码得要有上百人结伴同行。

    在寨子没有修起来前,他不得不白天修建营地,晚上留下一批人把守,然后其余人回到船上睡觉。

    如此无止尽的折腾,让李治很恼怒,却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一大早,李治骑马巡视自己正建设中的营地。

    文庙、武庙、龙王庙、城隍庙等庙最先建起,然后是国公府、议政厅,仓库、兵营等,城墙采用的是双层原木然后填土,城不大,但有了城墙可以更安全,有了房屋可以住的舒适,甚至有了衙门,能有秩序,有了商铺,可以交换所需要。

    他们已经在城外开辟了一片耕地,简单的耕种了一下,种下了从中原带来的各种作物的种子。

    五千余人,李治给他们都分了田地,不过今年暂时还是采用集体耕种,然后按需分配的制度。

    要等到安稳度过今年,然后明年才能让大家自己耕种。不过因为运来的牛马等有限,李治的国务卿还是建议他先实行公社的模式。

    让几十户结为一个社,他们集体劳作,共同垦荒耕种,这样能充分利用牛马耕具以及劳力,在前期垦荒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效果。

    等那些地开垦好了,或者从中原运来更多的牛马耕具后,到时大家再分田到户不迟。

    于是现在澳国下面分有几十个社,一般百来口人二三十户为一社,共同垦荒种地,青壮还要抽空训练和轮值防守巡逻等。

    抓来的那些土著俘虏,则成为了李治的私人财产,他们为李治耕种他的国公府田地。

    李治也把一些奴隶,用来赏赐给作战有功,以及献策有功的人。

    “澳公,今早出去巡逻的人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简陋的原木建成澳国议政厅里,军务大臣向李治报告。

    “什么奇怪的事情?”

    “巡逻队发现一个土著的临时营地,这些人好像原本是想要准备袭击我们的,可我们的巡逻队却发现他们都死了。”

    “死了?谁杀死的?”

    “是瘟疫!”

    一听瘟疫之名,李治的脸色都有些惨白,这种鬼地方,若是爆发瘟疫,防都没法防。

    “确定是瘟疫?那些巡逻队现在哪,隔离了没有?”

    “确实是瘟疫,不过万幸的是,现在以确定那些人得的是天花。”

    天花,最可怕的一种瘟疫,传染性强,而且致死率高。过去中原,也是闻天花而色变。不过后来张超发明了接牛痘之法,大部分的唐人,都接过牛痘。而接过了牛痘,是不会再传染天花的。